小程序變現能力日益凸顯 創業者們該如何掘金
微信小程序做了N次更新之后,張小龍把小程序的定位從“用完即走”改成了“用完即走還要讓用戶再來”,這一路上,有人在唱衰,有人忙著盈利,當整個小程序市場開始呈現“變現能力增長”現象的時候,創業者們又該如何把握機會?乘上小程序這輛新車,尋找新的掘金方向。
小程序商機日益凸顯
微信小程序的流量入口有哪些?搜索框、附近的小程序、社群分享、公眾號及文章、掃碼、流量廣告……被騰訊金湯匙喂養的小程序看起來隨隨便便就能流量爆棚,然后這量還是有人吃得著、吃得好,而另一些人仍處在饑餓狀態。
今年雙十一,在微信小程序直播間做銷售的蘑菇街總銷售額較去年增長2818%,小程序成交占比高于蘑菇街APP 3.2倍;某公眾號表示小程序上線雖只有兩個月,但日銷售量已經從30萬增長到109萬,顯然,用戶通過小程序購買的概率要遠遠大于閱讀原文的購買力。
但是,為什么,在不少企業已經成功挖掘小程序的變現能力的同時,更多的創業者卻仍找不到掘金方向呢?
功能性要求并沒那么簡單
還記得那句“用后即走”嗎,小程序上線最初給大家帶來的印象是“快速、簡便、幾乎不需要成本”,但也就是最簡便的東西,常常最難做,就像很多花式菜肴你只要照著方子做都能做得七七八八、而唯有家常菜需要歷經幾十年愛意的打磨才能做得好吃一樣,越是看著簡單,越是不簡單。
一份“用后即走”的小程序,對功能性要求真沒那么簡單。
我們從成功的小程序案例中能翻出兩大典型來:一種是做工具類的服務號,本身已經積累了養成工具查詢習慣的精準粉絲群體,這時候的小程序起到的是功能不變、體驗卻提升的作用,所以用戶很容易就轉移到小程序上來。而此時小程序要承擔的,除了既有的工具類服務號功能,就是比服務號更優質的體驗了,比如更優質的查詢頁面、更便捷的查詢方式……
還有一種是自媒體大號嘗試向電商或是內容付費等變現新方式上的轉型,此類小程序需要承載的功能類似于前期的APP試驗室,一旦試驗成功,將變現再度引流到APP上去也未嘗不可。而此時的小程序要承擔的功能性就明顯與第一種不同,企業更需要在小程序上嘗試體現的功能是,購物、拼團、社交立減……
不同行業需要打造不同的、專屬的小程序
企業所處的領域不同、企業發展所處的階段不同,對小程序的功能要求也各有不同,想要快速乘上小程序這趟列車,必須找準自身需求、專業小程序加盟平臺,設計出符合企業現階段需求的小程序來。
致力于移動互聯網研發、營銷、服務等為一體的致茂網絡,為企業提供規劃、設計、開發等一站式的定制服務,提供業界更專業、也更高效的咨詢服務。
小程序的變現能力已經出現,重點是你會不會抓。